践行绿色环保,JOS&Sunon在行动

全球环境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Sunon品牌在科技创新和研发上日益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绿色设计,零醛生产,遵循以3R为核心,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来实现产品回收循环再利用。

Image

零醛环保材料‍‍‍‍‍‍
市场上大多数的家具均含有甲醛。生产密度板、刨花板和胶合板等板材时,需要通过含有甲醛的粘合剂,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耐久性。

Image

甲醛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多不枚举。

轻度吸入甲醛,能导致皮肤和呼吸道疾病。如喉咙痒痛,皮肤过敏,红疹等。

Image

长期吸入甲醛更会诱发各种癌变,尿毒症和白血病。还会造成不育不孕,流产,胎儿畸形等疾病。

Image

多数新家具的甲醛含量均严重超标。很多人想不到,家具中甲醛释放的时间竟然长达8至10年!

Image

生产制造零醛办公家具是Sunon品牌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Sunon品牌现在已经实现了使用MDI无醛胶水生产板材来进行家具制造。

Image

减少碳足迹
近日,Sunon品牌与瑞士B4K设计工作室联合研发的哈孚H5空气坐感健康椅,荣获了22项产品专利,并通过了UL/GRS资质认证。

Image

哈孚H5空气坐感健康椅的材料含68%的海洋塑料,每年可减少近15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生态系统。并且自重小,仅12公斤,同比传统座椅减重达33%,包装体积减少58%,绿色运输减少四分之一碳排放量。

Image

Sunon品牌还与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创新环保材质与技术,围绕可持续材料创新研究,重点聚焦生物基水性涂料、生物质海绵、超纤材料、家具胶及消费后回收塑料在办公家具中的应用,最大程度来减少Sunon品牌产品的碳足迹。

Image

回收循环再利用

换新意味着舍旧,大量办公家具作为垃圾被处理,造成极大的浪费与环境威胁,环保回收可以赋予旧家具新生命。

Image

JOS&Sunon品牌,2023年1月在新加坡启动了办公家具循环再利用的重点示范项目大东方保险集团旧家具回收工程。把回收的旧办公家具评估成A,B,C类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赋予其第二次生命。

Image

如捐赠给低收入组织团体,或通过义卖让这些家具物尽其值,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而所得的营收全部用于支持环保与慈善事业。

Image

JOS&Sunon品牌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环保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  踔厉奋发,越走越远!‍‍‍‍‍‍‍

Image
Image

南大“最绿”校园,八座零能耗建筑

新加坡目前有22座零能耗建筑,其中八座坐落在南洋理工大学,数量在本地学府当中最多,南大堪称拥有本地最绿校园。

零能耗建筑指的是建筑本身能生产的电能,足以抵消整个建筑需求。目前获建设局认证为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零能耗)(Green Mark Platinum – Zero Energy)的建筑当中,近四成坐落在南大。这些建筑采用太阳能发电等一些列节能措施,实践能源自给自足,减少碳足迹。

南大可持续发展办公室执行主任玛妲薇·斯里尼瓦桑教授(Madhavi Srinivasan)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南大自2010年代初就非常认真看待可持续措施,近年更推出了15年的可持续发展框架。

这项框架列举的目标包括最迟在2035年达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以2019年的水平为对比基础,在2035年将碳排放量减半,以及让南大校园所有符合条件的建筑取得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

符合条件的建筑指的是校园里不太陈旧,并且适合翻新的南大建筑,目前近98%的建筑已获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认证。

南大已获63个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

玛妲薇说,南大至今已获63个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其中61个颁发给建筑项目;其余颁给翻新后的云南园和整体校园。

获得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认证的南大建筑当中,其中八座是零能耗建筑。

以今年5月正式揭幕的南大第八座零能耗建筑“大地之室”(Gaia)来说,安装在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每年可产生51万6000千瓦时(kWh)的清洁能源来为整座建筑供电,这足以供应169个三房式组屋单位一年的用电量。

2023年5月正式启用的南大第八座零能耗大楼“大地之室”(Gaia),也是目前亚洲最大型的木制建筑。(档案照片)

南大在2015年已为校内建筑安装1万9000个太阳能板。为增加校园的太阳能产量,南大去年投资570万元为校内建筑安装多1万3000个太阳能板,预计年底完成装置后,可让太阳能产量较目前增74%。

这意味着,南大到时每年可产生1180万瓦时(kWh)的清洁能源,这足以供应5300个两房式组屋单位一年的用电量。

目前,南大几乎所有建筑和设施的部分电力供应都来自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产量增加后,南大每年可减少4800公吨的碳排放。

综合策略和节能措施 克服本地湿度与云层等挑战

但玛妲薇也指出,在使用太阳能供电方面,新加坡面对湿度高、云层遮盖等挑战,影响太阳能板的效率。因此,要整座校园只依赖太阳能来满足电力需求是不可行的。

“南大在教育宣导、研究及创新等方面,综合不同策略和节能措施,以克服这些局限。这包括优化配备的效能、推动行为上转变,以及采取创新方案。有鉴于此,南大持续在节能省水,以及减少垃圾生产等方面,取得稳健进展。”

大地之室也是南洋商学院的新址。它采用较低碳足迹的层压胶合实木(Mass Engineered Timber)建造,是南大自2017年启用的另一座零能耗建筑,即体育中心The Wave之后,再度使用这项绿色建筑技术建成的大楼。

南大2017年启用的木质体育馆“The Wave”,是东南亚首座采用较低碳足迹的层压胶合实木所建造的大型建筑。(档案照片)

南大其他零能耗建筑包括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南大行政楼、南洋礼堂、学生活动中心Nanyang House,以及设置防护科技研究中心和其他实验室的N1.1大楼。它们当中有些是翻新时才装置环保节能设施。例如,南洋礼堂在2000年翻新时完成安装省水装置。

南大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校楼是校园内其中一座使用太阳能供电的零能耗建筑。(档案照片)

大地之室和The Wave等零能耗建筑,也采用一种称为被动制冷的节能通风技术,在空气进入室内空间时加以冷却,并取代向上升的热气。零能耗建筑使用的其他节能措施,包括安装动作感应器,并广泛使用节能LED灯光。

另一方面,南大校园还有两座超低能耗建筑,即设有亚洲环境学院、地球与观测研究所等学术设施的N2楼,以及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所在的N3楼。

文章转载自《联合早报》

厄尔尼诺和温室气体积聚 未来五年气温升幅或创纪录

(日内瓦综合电)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有可能首次突破1.5个摄氏度。

Ten photographs that made the world wake up to climate change | CNN

世界气象组织(WMO)解释,这不是说全球气温上升持久超越1.5个摄氏度,而是指接下来五年的某年或某些年的气温升幅突破《巴黎协定》订下的这一目标限幅。

WMO星期三(5月17日)发布预测数据,在2023年至2027年中的至少一年,全球近地表年均气温升幅突破1.5摄氏度的可能性为66%。预计这五年全球每年的升温幅度为1.1摄氏度至1.8摄氏度,未来五年成为有纪录以来最热年份的可能性为98%。

根据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各国同意将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不超出1850年至1900年期间平均气温2摄氏度,最理想的是把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

COLUMN - We're Still Getting Climate Change Photography Wrong — Blind  Magazine

气候变化加速 预计气温将再升高

有纪录以来全球最热的八年,分布在2015年至2022年,其中2016年最热。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年至1900年期间水平高1.15摄氏度。但随着气候变化加速,预计气温将再升高。

联合国新闻中心引述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说,我们将越来越频繁地看到全球气温升幅超过1.5摄氏度。

塔拉斯说:“预计未来几个月,令地球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出现,这将与人为引发的气候变化相结合,推动全球气温进入未知领域。这将对人类健康、粮食安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若厄尔尼诺效应出现 后一年气温会上升

在过去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与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相反的拉尼娜现象(La Nina)的降温作用暂时压住了长期变暖趋势。但拉尼娜现象于2023年3月结束,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厄尔尼诺效应出现后的一年气温会上升,也就是2024年。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地表温度大规模变暖的现象。这种天气现象通常每两年到七年发生一次。目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三大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温室气体会将热气困住,还将使海洋变暖和酸化、海冰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

不要使用人造甜味剂来控制体重

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项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以此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该建议基于对现有证据得出的结论。证据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减少成人或儿童的体脂没有任何长期益处。该综述的结果还表明,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例如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

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部门负责人布兰卡(Francesco Branca)说:“从长远来看,用非糖甜味剂取代游离糖的摄入并不利于控制体重。人们需要考虑用其他方法来减少游离糖的摄入,例如食用含有天然糖的食物,如水果或不加糖的食物和饮料。人们应该尽早开始,减少饮食的甜味,来改善健康。”

非糖甜味剂

该建议适用于除糖尿病患者外的所有人,包括所有合成的、天然存在的或经过修饰的非营养甜味剂,这些甜味剂不属于加工食品和饮料中的糖,也不属于消费者自行添加到食品和饮料的糖。常见的非糖甜味剂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安美、甜蜜素、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

该建议不适用于含有非糖甜味剂的个人护理和卫生产品,如牙膏、护肤霜和药物,也不适用于低热量糖和糖醇(多元醇),它们是含有热量的糖或糖衍生物,因此不被视为非糖甜味剂。

有条件的建议

由于研究参与者的基线特征不同,且非糖甜味剂使用模式较为复杂,可能影响实验结论,混淆非糖甜味剂与疾病之间的证据联系,因此按照世卫组织制定指南的程序,该建议被评估为有条件的。

这表明,根据这一建议做出的政策决定可能需要在特定的国家背景下进行实质性讨论,例如针对不同年龄组的消费程度进行相关研究。

世卫组织关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指南是一套现有和即将出台的健康饮食指南的一部分,这些指南旨在建立终身的健康饮食习惯,改善饮食质量,降低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风险。

新加坡首座塑料垃圾回收厂拟2027年在大士建成

新加坡计划兴建第一座可以回收且清理塑料垃圾的塑料回收厂,每年可处理约24万公吨的住家垃圾,预计将于2027年在大士落成。

国家环境局本周招标,以组建一个跨领域顾问团队,协助环境局进行工程设计研究,以及为接下来的建设项目起草招标文件等。根据文件,新厂估计占地2万平方公尺,相等于近三个足球场的面积。预计每年可处理约24万公吨来自住宅单位、店屋和小贩中心等的住家垃圾。

国家环境局本周通过政府电子商务网站GeBIZ招标,以组建一个跨领域顾问团队,协助环境局进行工程设计研究,以及为接下来的建设项目起草招标文件等。

本地目前没有能够处理肮脏塑料垃圾的设施。现由公共垃圾收集业者经营的废料回收厂,主要是分类取自蓝色回收箱,相对较干净的回收物品。兴建新的塑料回收厂,是为了扩大回收渠道,包括处理来自组屋区绿桶的垃圾。

环境局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环境局通过2021年的一项研究,证实从一般垃圾中回收塑料在技术上是行得通的。这项研究也确定了适用的分类技术和器材、用地需求,以及设施是否有扩充的潜能。”

政府是在2020年透露有意设立塑料回收厂,并于隔年委任德国工程公司HTP展开可行性研究。

根据招标文件,新厂将设在大士,估计占地2万平方公尺,相等于近三个足球场的面积。预计每年可处理约24万公吨来自住宅单位、店屋和小贩中心等的住家垃圾(domestic waste)。

ChallengeAccepted Next Generation Port (NGP) in Tuas

视回收厂第一阶段成效 当局或启动第二阶段发展

资料注明,视第一阶段发展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成效,当局未来有可能启动第二阶段发展。

塑料回收厂会先以机械化的方式,对住家垃圾进行分类,挑出可再循环的物品,包括塑料、纸和铁。之后,再把适用于化学回收的塑料,包括聚乙烯(polyethylene)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清理干净,供给下游的化学回收厂当原料。

聚乙烯和聚丙烯常用于制作塑料袋、沐浴乳瓶、吸管和酸奶杯等。化学回收是把塑料聚合物还原成本来的成分,以重新制成新的塑料材料,再用来生产新商品。

2021年,我国制造了182万公吨住家垃圾,占全国垃圾量约四分之一。住家垃圾的再循环率仅13%,远不及非住家垃圾的70%。按材质分类,全国的塑料回收率过去几年一直徘徊在4%至6%。

环境局说,将塑料与一般垃圾分开,不送去焚化,可以降低我国的碳排放,同时提升塑料的再循环率。

招标文件也提到,环境局还未决定是以国营或私营模式来经营塑料回收厂。根据所列出的时间表,若选择国营,预计在2026年首季动工,2027年第四季竣工;若是私营,则是2025年第三季动工,2027年第二季落成。

对此,环境局说,一些私人业者最近向环境局表达有意发展塑料回收厂。环境局接下来会发出信息征询书(Request For Information),以便评估业者对经营回收厂的兴趣和能力。当局会在较迟时候做出决定。

文章转载及重编于《联合早报》

新加坡海平面2100年预料上升1米

根据新加坡气候研究中心预测,因为气候变化的关系,到2100年新加坡海平面会上升一米。若同时遇上极端涨潮和风暴潮,甚至可能上涨四五米,足以淹没我国三分之一的地区。

面对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新加坡未来将须沿着海岸线,建设健全的海岸防护基础设施,以保护沿岸的土地、建筑和设施。

新加坡过去10年的降雨量

受厄尔尼诺(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等气候现象影响,新加坡每年的降雨量波动很大。

2015年和2019年,因厄尔尼诺的关系,樟宜气象站记录的降雨量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2013年的高降雨量,主要是受2月的大气季节内震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现象,以及9月和10月的强烈苏门答腊风飑(Sumatra squalls)和暴雨影响。

2021年是多雨的一年,拉尼娜现象导致降雨量大幅高于平均水平,是新加坡自1980年以来的第二高,多处出现突发淹水的情况。

缓解气候变化方法

海平面持续上升,令海上渔夫感到无能为力;强降雨愈发频繁,令低洼地区居民叫苦连天。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反映了新加坡这个小岛国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

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新加坡已开始积极研究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长远问题。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的国庆群众大会上,首次把“气候防卫”提上国家议程,宣布在未来100年投入至少1000亿元,应对海平面上升构成的威胁。

除了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降雨量增加。新加坡政府过去10年已拨款约20亿元加强全岛沟渠排水能力,以及提升沟渠设计标准,今后五年还准备再投入近14亿元。

多年来的改善工程已将新加坡容易发生水患的面积,从1970年代的3200公顷,大幅缩减至目前的28公顷。

不过,要不断扩建沟渠来应付强降雨是不实际的,因为这须要大量土地,成本也会增加。有鉴于此,新加坡公用事业局(简称公用局)在2021年推出一系列更具成本效益的防洪措施,包括加强测雨能力、添购防洪应急车,以及测试防洪栅栏。

文字转载及重编自《联合早报》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在持续变化

文章转载自《联合早报》

(伦敦综合电)世界气象组织配合世界地球日发出警告,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象仍在持续,干旱、洪水和热浪影响着各大洲。

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五(4月21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由于吸热温室气体达到创纪录水平,陆地、海洋和大气发生全球范围的变化。尽管在过去三年拉尼娜现象(La Nina)产生冷却作用,但2015年至2022年仍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去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再次达到创纪录水平,这一趋势预料将持续数千年之久。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指出,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气候也在继续变化。世界各地的人们继续遭受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严重冲击。

气候专家警告,由于地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日益频发。全球气候暖化和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预期即将重现,今年和明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又会写新高。

联合国:须加快气候行动 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 始于1970年,定于每年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保护世界环境而设的日子,旨在提高全球民众对现有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动员民众参与环保运动,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投资我们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呼吁创造健康可持续的经济。

在地球日前夕,伦敦的英国国会大厦外出现示威群众,要求政府采取行动应对全球暖化。

英国绿色和平组织总干事哈密德告诉路透社,她现在回到印度新德里的家乡,感觉就像“把头伸进烘炉”,而伦敦去年遭遇的热浪犹如灾难电影,这都是“我们再也承担不起的后果”。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地球日献辞时,呼吁各国加速采取行动来应对气候问题。“我们已掌握了工具、知识和解决方案,但我们必须加快步伐。我们须要加快气候行动,更深入、更快速地减少排放,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

一鸣鲸人 献给世界地球日

飒姆SAMU

来自深海充满灵性的母子鲸鱼

不远万里漂洋过海

来到了JOS&Sunon新加坡之家…

飒姆SAMU母子鲸鱼出自意大利著名设计工作室Favaretto&Partners之手,凭借原创设计和创新人文理念,荣获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iF设计大奖。

飒姆SAMU母子鲸鱼创作灵感源于跃海飞空的鲸鱼,那极富动感的身姿,勾勒出曼妙的曲线,将人体工程学和海洋完美结合。飒姆SAMU的诞生不仅为传统办公环境带来一丝海风般的清爽新意,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向人们传达了用行动保护鲸鱼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深远意义。‍‍‍‍‍‍‍‍

伟大的鲸鱼‍‍‍‍‍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最古老、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它们性情温顺,庞大而勇猛,象征着志向远大、孤勇奋进、追求自由的伟大精神。无论对于人类,还是对于整个地球生态而言,鲸鱼的贡献简直难以估量。

在地球上,我们把能够极好吸收二氧化碳的物体称之为“碳汇”,比如森林、永久冻土层、泥炭地以及鲸鱼等。科研人员证实鲸鱼就是海洋中最大的碳汇。大家一定要记住,拯救地球22%的碳就在这里哟!一棵树每年吸收约22公斤的二氧化碳,而一头鲸鱼每年平均能从空气中消除33吨的二氧化碳!

鲸鱼是地球上最长寿的动物之一,平均寿命多达70年。弓头鲸的寿命甚至能长达268年。在漫长的一生中,鲸鱼通过不断进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存储在自己的脂肪中,在海洋中塑造围绕自身发展的生态系统。鲸鱼这种强大的固碳能力,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迁危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平衡作用。

鲸鱼不仅帮助人类吸收巨量的二氧化碳,即便它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仍然用其独有的方式保护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

当鲸鱼的生命走到最后,它庞大的身躯将最终沉入海底。生物学家把这个过程赋予一个特别有诗意唯美的名字,鲸落。

鲸落之时,储存在它庞大身体中的二氧化碳会从表层海水转移到深海,并在海底封存几个世纪。鲸落封存的碳量每年平均达到19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了50万辆汽车的使用。

鲸落后的身体,能够供养整个海洋生命系统长达百年之久。科研结果表明,一具鲸鱼骨骼可以为多达200个物种提供食物和独特的栖息地,维持至少有43个种类的1万3000个生物体生存,甚至能促进新生物种的产生。

鲸鱼的排泄物对于海洋生态同样极为重要。

科学研究报告指出,鲸鱼的排泄物富含营养物质,包括铁、氮等营养元素,是浮游生物和海洋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珍贵养料。这些浮游生物和海洋微生物再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其产氧量竟占地球氧气总量的85%。

鲸鱼通过垂直运动可以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回海面,促进海面浮游生物的繁殖。鲸鱼的迁徙运动还会让营养物质在海洋横向扩散,施惠于更多的海洋生物,甚至是陆地生物。神奇的鲸鱼用生命滋养着海洋中的万物,创造了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

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统计,受惠于鲸鱼的浮游生物可捕获约370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1.7万亿棵树和5个亚马逊雨林的碳捕获能力。

人类行为对鲸鱼的伤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过度和无节制的开采,日益增加的海洋塑料等垃圾和噪音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迁等各种因素影响,鲸鱼正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甚至是灭顶之灾。

在过去200年中,全球海洋中鲸鱼的数量已经从千万头骤减至今天的100多万头。20世纪以来,人类的行为不仅阻碍了自然的鲸落,还造成某些鲸鱼种群减少了近90%,这个过程竟然向大气层排放了近亿万吨的二氧化碳。‍‍‍‍‍‍‍

海洋塑料污染给鲸鱼的生存带来前所未有的痛苦。大家一定不知道,每年200多个国家共产生近2.8亿吨塑料垃圾,最终有约13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这些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和鲸鱼带来了极大伤害。

前不久,法国科学家从被搁浅的鲸鱼体内发现重达800公斤的塑料垃圾。在澳大利亚海岸,科学家通过镜头在一条鲸鱼体内发现了6平方米的塑料布以及几十个整塑料袋。

鲸鱼无法向人类诉说这一切的痛苦,只能默默忍受,直到生命的尾声。人们是否想过如果相同的灾难降临人类,此时大家是否感同身受?

保护海洋,保护鲸鱼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统计报告,鲸鱼对于缓解和对抗全球气候变迁危机的行动中举足轻重,不可替代。联合国已对鲸鱼的保护正式纳入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成为190个国家共同致力达到的目标,保护鲸鱼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

如此伟大而善良的鲸鱼

我们必须为之付出努力

保护海洋

保护鲸鱼

刻不容缓!

带着我们对家园的爱

对海洋的爱

对大自然的爱

飒姆SAMU出发了!


看到这样的景象,多么令人欣慰!我们将最美好的祝愿送给飒姆SAMU吧,希望它承载着J.O.E环保联盟的精神意志,永远自由地游弋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之中…

新加坡百万植树运动,预计提前三年在2027年完成

民众积极响应全国植树运动,国家公园局原定2030年达成栽种100万棵树的目标,如今料能提前三年,在2027年底或之前完成。

百万树木运动自2020年3月推出以来,在超过7万5000名公众的努力下,已栽种超过50万棵树。

配合新加坡绿化运动60周年,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星期六(4月15日)在新加坡植物园致辞时说,这不只是数字上的目标,在全岛栽种树木有利于营造阴凉的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还能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并储存碳以对抗气候变化的影响。

从盛开粉红花朵的越南黄牛木(Pink Mempat),到只能在马来西亚半岛南部寻得的罕见品种——类暗罗坡垒木(Giam Rambai),这些年我国栽种的树木品种相当多元。民众不仅通过植树献力,也在社区苗圃收集种子培育树苗。

李智陞说,新加坡幅员狭小,要兼顾在国防、交通和医疗等的土地用途极具挑战,很容易成为只有钢骨水泥的城市。“正是因为60年前开始的运动,我们如今才会成为世界上最绿化的城市之一。”

在迈向“大自然里的城市”之际,我国将更努力、更密集地在市区融入绿意,让城市与大自然更好地共存。

为此,政府会保留更多绿色空间,更加努力保护重要的本土动植物品种,同时加强全岛生态联接及公园连道网络等,让人们更方便地享受大自然并从中获益。“这有赖于我们所有人挺身而出,积极守护大自然和我们的环境。”

60年前,建国总理李光耀作为新加坡的“首席园丁”,在花拉圈种下一棵黄牛木,开启全国绿化运动的篇章。

李智陞说,新加坡在独立后面对犯罪、失业和住房条件欠佳等严峻挑战,但李光耀仍重视推动绿化。当时,我国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绿化有助磨去都市的棱角、改善生活质量,而清洁、绿意环绕的新加坡也能让我国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吸引国际投资。“李先生也把绿化视为社会平衡器(social leveller),他认为让普通人,而不仅仅是较富裕者,都能接触到绿植和绿色空间是很重要的。”

绿化运动60周年 公众种下60颗树

绿化运动今年迈入第60个年头,李智陞星期六与约100名公众在植物园种下60棵本土树木,其中包括李光耀曾栽种的黄牛木。参与植树的公众包括全岛五个社区发展理事会的代表,以及各区居民。

蔡厝港基层领袖黄家钦(60岁,科技公司首席运营官)在植树后忆述,他小时候对“花园城市”印象不深,但近年明显察觉到全岛各地种了更丰富多元的植物品种。

“以前我小时候看到的树木都是千篇一律,整条街都是同一种树,但现在品种非常多,公园里也不时出现水獭、野猪和猴子等野生动物。我觉得这是好事,说明我们现在有更好的生态链,对整个环境发展是很重要的。”

公园局指出,冠病疫情虽导致百万树木运动的初期进度不得不放缓,但随着防疫措施解除,植树活动迅速增加。由于公众反应非常热烈,公园局正积极举办更多植树活动让大家参与。

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当圣奥遇见迪奥时

2023年2月17日,又是一个金色的星期五,法国顶级时尚品牌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新加坡的设计师等团队来访JOS & Sunon Robison 18号展厅,与JOS & Sunon品牌团队就办公家具功能的体验及选择,进行了非常友好的交流。

很荣幸,前两天获悉,迪奥(Christian Dior)新加坡本部的新办公家具全部由JOS & Sunon品牌提供,并回收循环再利用其办公旧家具。两个国际顶级品牌拥有着共同的环保理念以及对永续循环再利用的共同意识,穿越时空,在绿色新加坡奇迹般的相遇了。

绿色迪奥(Christian Dior)

1947年创立的迪奥(Christian Dior)品牌,为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服装奢侈品品牌最高排位,毫不夸张地说,迪奥(Christian Dior)书写了二战后时尚发展史。

富有创意的造型、讲究的面料、浪漫的色彩、以及强调环保的设计理念,成为迪奥(Christian Dior)蓬勃发展的制胜法宝,努力实现与大自然天人合一。

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品牌成立之初,一直将生态环保视为其核心理念。迪奥(Christian Dior)从1953年就开始为香水、彩妆品设计和生产环保瓶,早已成为环保设计的先驱。

积极践行环保的实例枚不胜举。

2022年,迪奥(Christian Dior)品牌全面采用100%再生纸制造品牌纸袋。

‍2022年,迪奥(Christian Dior)与海洋生态的PFTO环保组织合作推出沙滩装系列,以回收的海洋中的塑料为原料,制造成纤维,做成运动鞋、Polo衫、沙滩包、太阳镜和沙滩外套等,向人们传递来自海洋的呼救。

环保已经成为时尚界的永恒趋势和主题。

环保圣奥(Sunon)

圣奥(Sunon)品牌创立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人们提供健康、智能、舒适的办公生态解决方案。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办公家具服务商之一。

圣奥(Sunon)将新材料和新技术运用到产品开发中,从设计层面减少材料浪费,选择低能耗、低排放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保证产品易于拆装、维修或多次利用。

圣奥(Sunon)特别注重产品的环保性能,为客户提供健康、无醛的环保办公空间。

根据科学检测,办公室中90%的甲醛都来自办公家具。为了从根源上治理家具中的甲醛问题,圣奥(Sunon)坚持使用无醛添加的自然环保原材。

家具表面涂饰所使用的油性色漆需要添加苯、甲醛等稀释溶剂,会释放出大量的VOC等有毒挥发气体。圣奥(Sunon)所采用的7Plus水性漆以水作为稀释剂,因为零醛添加,使办公产品成为真正的绿色环保办公产品。

迪奥(Christian Dior)致力于环保时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圣奥(Sunon)则专注于推动绿色科技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两个顶级品牌在各自领域肩负着相同的社会责任,具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

衷心希望迪奥(Christian Dior)与圣奥(Sunon)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能够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承担社会责任,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坚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入环保行列,与我们一道推动可持续发展循环再利用计划和社会进步。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才能建设一个

清洁、健康、繁荣的生存空间

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新加坡饮料瓶罐退费制将于2025年4月实行

饮料瓶罐退费制将推迟至2025年4月1日落实,到时公众购买铝罐和塑料瓶装饮料时须支付1角的押金,退还瓶罐才可取回;饮料生产和零售商会有三个月过渡期可继续销售未贴上押金标签的饮料。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星期二(3月21日)在国会为可持续资源(修正)法案提出二读时宣布,饮料瓶罐退费制(Beverage Container Return Scheme)将在2025年4月1日实行,公众购买150毫升至三公升的铝罐和塑料瓶装饮料时得支付1角押金,并可到回收站归还空瓶罐后取回押金。

所有面积超过200平方公尺的大型超市须设回收站国家环境局规定,所有面积超过200平方公尺的大型超市须设立回收站,以方便公众退还空瓶罐。目前,这类大型超市约有400家,占超市门店总数的约三分之二。

当局准备将这项计划交给非营利、由业界领导的计划经营者(Scheme Operator)负责执行,环境局接下来会与计划经营者合作,探讨在公共和邻里场所设立更多回收站,方便公众归还空瓶罐。

许连碹说,考虑了公众的反馈以及参考其他已落实这类计划的地区的经验后,当局决定将押金定为1角。根据民情联系组的公众咨询调查,84%受访者认为,收取1角或以上的押金较合适。

“较高额的押金将鼓励公众参与并推高归还率,不过,我们也不希望押金太高,导致人们避免购买预先包装饮料。因此我们认为,为每个瓶罐收取1角押金足以达到80%空瓶罐归还率的目标。” 

饮料瓶罐退费制原定2024年中落实,为了让业界有更多时间准备,这项计划将推迟至2025年4月1日实行,计划生效的首三个月是过渡期,饮料生产和零售商可继续售卖还未贴上押金标签(deposit mark)并无须收取押金的存货。到了2025年7月1日全面落实时,所有涵盖在计划下的预先包装饮料都必须贴上押金标签,消费者也得支付押金。

许连碹说,尽管饮料瓶罐退费制在全球许多地区已非常完善,但新加坡是首个落实这类计划的东南亚国家,也是亚洲首几个国家。目前,我国的塑料回收率仅为6%,这项计划有助新加坡迈向循环经济,尤其是在塑料回收方面。

文章转载至《联合早报》

永续发展的新加坡——来自爱德华主席的一封信

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国家环境局公共卫生理事会第11届R.I.S.E环保领袖联盟季会于2023年2月16日在Robinson 18号JOS&Sunon成功举行。

会议圆满闭幕后,我们荣幸地收到了来自爱德华·迪西瓦主席亲致J.O.E环保联盟的感谢信。藉此,我们把这篇令人鼓舞的书信以及J.O.E环保联盟小川 舒主席的复信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