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廊岛 市区—东海岸 西北岸 公用局拟2030年前完成制定三高危区海岸保护计划

为深入了解海平面上升对我国带来的冲击,公用事业局今年将开始对裕廊岛和市区—东海岸的海岸线展开研究。

在裕廊岛和市区—东海岸之后,当局也会研究包含双溪加株和林厝港的西北岸的防护,目标是在2030年完成这三个高危地区的海岸保护计划的制定。

此外,公用局还将开发一个模拟系统,分析极端海平面和强降雨导致的内陆洪水对我国的影响,以便全面评估内陆和沿海洪水风险。

开发一套洪水模拟系统评估沿海基础设施有效性

作为全国海岸保护机构,公用局在考虑了洪水所带来的潜在危害、该地区资产(如机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重要性,以及该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等因素后,决定将裕廊岛和市区—东海岸列为首要保护的沿岸区域,并会在未来数月先对市区—东海岸研究进行招标,借鉴专家意见与国际做法,设定适合的防护措施,并配合现有的发展总蓝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一些可能的设施包括防波堤、土堤、建造圩田,以及红树林等自然防护,并与休闲设施建在同一处,节省土地资源。研究预计需时四年完成。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永续部开支预算时宣布,公用局今年将开发一套海岸内陆洪水模拟系统(Coastal-Inland Flood Model),应对沿岸和内陆的洪水风险。

“这个计算模型将模拟洪水风险事件,评估沿海基础设施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有效性。这将使公用局具备规划和实施适应性措施的能力。”

傅海燕说,公用局过去10年已花费近20亿元改善我国沟渠系统,未来五年将再投入13.6亿元。今年会启动10项相关工程,地点包括实里达北连路、实龙岗2道与实龙岗3道等。

另一方面,我国长期平均气温自1950年代起已上升接近一摄氏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气候暖化,而城市热岛效应也是原因之一。城市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高楼林立,挡住自然风,加上工厂、汽车、冷气机等散发的热能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造成城市气温高于周边地区。

永续部与市区重建局自2019年起,通过三管齐下的策略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这包括通过部署全岛范围的气候传感器网络来收集数据,更好地了解热岛效应;对热岛效应进行研究和建模,模拟市区气候;以及与业界和公众合作实施缓解热岛效应行动计划,例如增加市区绿化、试用降温材料降低建筑温度和减少人为产生的热量。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