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再循环应是环保最后方案

年关将至,弃旧迎新,垃圾量激增给地球增加重担;而回收再循环亦会耗费资源,绝非长远之计。

慈济环保组志工受访解释慈济的环保原则,包括不再回收塑料的原因,希望更多人在大扫除时别急着把东西丢掉或放进回收箱。在五大环保概念中,人们最常做的再循环(recycle)其实应该是最后的方案。

开始大扫除了吗?丢掉旧物前,你会否先想到环保5R?

面对地球有限资源及不断加剧的环境问题,5R是更理想的生活态度——首先是拒绝使用(refuse),再来是减少使用(reduce)、重复利用(reuse)、修复再用(repair),再循环(recycle)其实是最后方案。

今年是佛教慈善组织慈济投入环保工作的30周年,本地环保组志工代表陈苏姗在位于兀兰工业区的慈济环保教育站受访时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救不了地球,建议民众在大扫除时根据上述5R评估家中物件:“例如穿不下的衣服,是否可以转送亲友?瓶罐类除了回收,还可以怎么使用?”

每个R都是一个“关口”,让我们得以省思。“物品的第二个生命在我们手上,不一定要回收才能有第二个生命。续物命,造福慧。”

陈苏姗在1995年加入慈济当志工,并在10年前开始投身慈济的环保工作。根据她的观察,从初期得沿家挨户请求民众捐出可回收物品,到现在人们愿意主动分类并亲自把回收物带到环保教育站,普遍环保意识有所提高,国人越来越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塑料回收无市场

去年9月,慈济宣布全面停止接收塑料物品,民众都可接受志工的解说,即石油价格起伏大,甚至出现史上首次“负油价”,再生塑料的成本相对较高,需求下降。再来是很多国家地区禁止塑料入口,与慈济合作的中小盘回收商无法找到买家,塑料回收真的“做不下去”。

陈苏姗说:“八年前这么告诉民众,大家可能会说,我们愿意提供可回收塑料已经很好了,怎么你们还不肯收?但现在民众都能接受大环境不允许我们接收塑料的现实,环保人士也肯定我们的做法。减塑一直是我们的环保目标和宗旨,希望通过停收塑料能给民众造成一定的冲击。”

少用一次性物品

目前,组屋楼下的“蓝桶”仍接收塑料品,但稍微观察即可发现,污染问题层出不穷。

比较之下,环保教育站的回收处相对整洁,纸张、玻璃瓶、铁罐等都有各自的回收桶。冠病暴发前,回收物由志工帮忙分门别类,但现在的新运作方式是由民众自行分类,放入个别回收桶,无法回收的则要丢掉。如此一来更接近外国的回收做法,民众更清楚了解哪些物件可以回收。

怎么清楚记得哪些东西可回收?陈苏姗分享了志工熟悉的口诀:“瓶瓶罐罐纸电1357”,意即塑料瓶(但慈济现已不再接收)、玻璃瓶、铝罐、铁罐、纸类、锂电池、衣物、电器类、五金类和综合类(包括不同材质)。换言之,只要不在名单内,就不可以回收。

陈苏姗说:“有些物件虽然可以回收,但因为是一次性使用,所以还是希望民众减少使用这类物品。每件物品都应该尽量重复使用,而不是用过就丢。”

有些民众认为只要以其他材质取代塑料,或选用可生物分解(biodegradable)的材料,即可达到环保目标,但这种想法其实有误。陈苏姗解释,总之应该避免一次性使用物件,而不是斟酌哪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材质比较理想;凡是用了一次就丢掉的东西,其实都是环境的负担。

至于可生物分解的物品,在本地并无用武之地。我国的垃圾全部会焚化再填埋,可生物分解的物品也会一并烧掉,根本不会有足够时间自行分解。何况,制作可生物分解的物品同样会耗费许多资源,“我们用的东西对于地球来说都是负担,多用一个东西就是多一个负担。新加坡人都知道环保很重要,其实就是看我们要不要超越对于便利的要求,就看我们愿不愿意改变。”

慈济环境永续日

受全球大流行病影响,“慈济环境永续日”去年被迫暂停,12月才正式恢复运作,但规模较小,目前定为每月第三个星期日上午9时至中午,欢迎公众把可回收物资带到下列环保教育点:

  • 84A Redhill Lane S150084
  • 111 Bedok North Rd S460111
  • 202 Tampines St 21 S520202

此外,也可把物资带到慈济环保教育站(限周六上午9时至下午4时),自行分类。  

环保教育站地址:1 Woodlands Sector 1,Nylect Industrial Building Level 1 S738309

欲知最新消息,请查询慈济官网 www.tzuchi.org.sg

社媒:www.instagram.com/tzuchisgwww.facebook.com/tzuchisg



来源:联合早报

Contact us

与我们联络

Please include your phone number in the message 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a call back from us. Thank you.

如果您希望我们回电,请在留言处留下您的联络方式。谢谢!

期刊 Publications

点击下面的链接阅读我们的杂志。

Click on the image below to read our publications.